在3月的两场18强赛中,国足的表现引发了广大球迷和媒体的关注。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,那就是在与沙特以及澳大利亚的比赛中,我们的队伍表现得略显力不从心。0-1和0-2的比分虽然冷酷,但更让人痛心的是比赛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。
对于主教练伊万科维奇,外界的批评声此起彼伏。他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。然而,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却为我们呈现了另一面。文章指出,尽管伊万科维奇年龄较大,但他的决策并非出于糊涂,而是出于对中国足球的深深责任感。此时此刻,中国足协或许应该与这位老帅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,共同探讨未来的道路。
根据既定的工作计划,伊万科维奇及其团队已经开始了对中超赛区的考察工作。这意味着他们将带领中国队继续征战剩余的两场世预赛。伊万的使命是带领队伍完成18强赛的征程并力争出线。目前,虽然结果尚未明朗,但中国队并未失去晋级的机会。因此,关于他是否留任的问题,无需过多赘述。此外,从目前的形势来看,换帅的时机也并不成熟。
伊万对于442中场菱形站位有着独到的见解。尽管阵型是基础,站位是关键,球员们可以在实际比赛中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位置,加强防守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中国队在现阶段还无法做到如此灵活的切换。这导致在比赛中,后卫线身前常常出现“无人区”,给对手留下了可乘之机。沙特队和澳大利亚队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,频繁地打出了配合。
在热身赛前的最后时刻,助教对队伍进行了简单的防守整体移动练习。然而,这一安排却令人费解。作为一名长期采访中国队的记者,我及许多同仁都对此表示困惑。首先,单后腰难以抵挡对手的快速进攻;其次,黄政宇出场时间有限,其场上感觉可能并不理想;再者,此时还进行这种形式的训练,似乎有些临阵磨枪的意味。
当然,主教练在选人用人、排兵布阵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。但与此同时,是否可以考虑让教练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与主教练进行沟通,提出建设性的建议?毕竟,中国足协的目标是让国足取得更好的成绩。对于伊万科维奇这样的老帅,我们既要尊重他的经验,也要对他提出的决策保持开放的态度。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才能不断进步,走向新的高峰。